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最大的政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为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各级干部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升政治能力把方向,提高领导能力定方法,锤炼过硬工作能力保落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一、深刻认识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丰富内涵
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是指干部在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自身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思维方式、作风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从实践来看,广大干部从事的工作虽然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行各业不同方面,但是都应具备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其中,政治能力是“把方向”的,要求干部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体现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领导能力是“定方法”的,要求干部提高思维能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综合分析、全面权衡、科学决断,体现为系统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等;工作能力是“保落实”的,要求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体现为专业能力、抓落实能力、改革攻坚能力、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等。
(一)以把握正确方向为主旨的政治能力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新时代新征程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使命任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增强准确研判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能力,从政治上察大势、辨是非、应变局、御风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注重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一般性事务和专业性工作中洞察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二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弄明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始终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奋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三要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要有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以科学思想方法为内核的领导能力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更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开展工作,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实际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提升领导能力的关键就是要“得其法”,重点是要具有现代化建设的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等。一要切实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思维能力。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拓宽思维边界,切实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历史思维鉴古今、以辩证思维抓关键、以系统思维强统筹、以创新思维促改革、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以底线思维防风险。要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发展规律、政策规定及工作关键,兼顾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普遍和特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重要关系,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尤其要提高抓改革、谋发展的系统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各项措施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和协同性,在统筹兼顾中汇聚改革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出现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二要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坚持问题导向,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情况新问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调研摸清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系列卡点、瓶颈,找准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举措。要注重加强研究分析,将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对策措施。三要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善于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分析、全面权衡、科学决断,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使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工作需要、符合群众利益。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真正使作出的决策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三)以抓好贯彻落实为要义的工作能力体系。工作能力是干部履职尽责的基础和前提,是由专业能力、抓落实能力、改革攻坚能力、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等组成的能力系统,其主旨要义在于将党中央部署落实落深落细。广大干部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一要提高专业能力。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革命快速演进,各项工作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干部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要围绕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着力提升从事本职工作需要的专业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努力成为各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二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拿出细化落实的具体方案,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协同发力,当好有效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施工队长”,持续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扬钉钉子精神,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三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自觉推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的变革创新,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和推进改革。四要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主动投身新的伟大斗争,敢于担当、善于斗争,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特别是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多经历“风吹雨打”,多接“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勇于斗争中学会斗争,在善于斗争中成长提高。
二、准确把握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实践要求
广大干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必须适应新时代要求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各级干部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提升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让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提升过程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一)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校准前进方向。一要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着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到手,不断学出坚定信仰、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以思想高度统一确保政治统一、行动统一。二要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确保“党中央有部署、领导干部见行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尤其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任务面前,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
(二)结合具体实际深化细化施工图,做好科学决策。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谋划。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自觉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念民之所想、谋民之所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各项政策制定和工作谋划都能踩实“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上下结合绘好施工图。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路径搞清楚,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写意”转化为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工笔画”。三要以先进技术和有益借鉴支撑科学决策。重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善于运用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等方式方法,开展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善于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支撑科学决策,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部门、行业的典型经验做法,注重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将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吸收转化为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务实举措。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有效执行。一要立足本职岗位培育专业精神、增强专业能力。认真学习钻研所负责部门或领域的业务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努力成为业务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问不倒”,更好胜任领导工作。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补齐短板,积蓄识变之智、求变之勇、应变之能,以更加专业的思维、素养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紧密结合实际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坚决克服空喊口号、机械执行、消极应付等不良倾向,把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破条条框框限制和传统观念束缚,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推动创造性执行。三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强化问题意识,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变“问题清单”为“成果清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着力点放在抓重点工作和主要工作的落实上,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突破带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四)注重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促进优化提升。一要注重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坚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把握规律,深入研机析理,强化融会贯通,更好地统筹谋划、高效推动工作。在深化改革中,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基于现实资源禀赋和特色亮点,推进一批原创性、差异化、特色化的改革事项,特别要鼓励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二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化各方面制度的衔接配套,注重制度建设的内在取向一致性,努力形成系统完备、层次分明、彼此衔接的制度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执笔人:李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身上很痒是什么原因 | 手上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 minute什么意思 | 心经讲的是什么 | 苦丁茶有什么功效 |
为什么打死不吃骡子肉 | 什么是事实婚姻 | 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 奥美拉唑是什么药 | 脉管炎吃什么药最好 |
最快的速度是什么 | 末法时代是什么意思 | 做梦丢钱了什么征兆 | 什么美白效果最好最快 | 肠胃炎是什么引起的 |
喝什么能补肾 | 多囊卵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做水果捞用什么酸奶好 | 什么一 | 无纺布是什么材料做的 |
黑绿色大便是什么原因hcv9jop5ns8r.cn | 男性吃什么可以壮阳hcv9jop2ns6r.cn | 苏轼是什么居士hcv7jop9ns8r.cn | 一动就出汗是什么原因hcv8jop3ns6r.cn | winbond是什么品牌yanzhenzixun.com |
试金石什么意思hcv8jop8ns2r.cn | 粉尘螨过敏是什么意思aiwuzhiyu.com | 嗓子发干是什么原因hcv8jop2ns5r.cn | 土中金是什么数字hcv9jop0ns0r.cn | 冲煞是什么意思hcv9jop8ns1r.cn |
肚子经常胀气什么原因hcv8jop8ns8r.cn | 七月属什么生肖hcv9jop4ns5r.cn | 加盟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hcv9jop3ns2r.cn | 12月是什么座hcv9jop4ns7r.cn | 安然无恙的恙是什么意思hcv8jop5ns5r.cn |
尿酸高看什么科室最好hcv9jop3ns6r.cn | 88年属什么zsyouku.com | 怀孕尿液是什么颜色hcv7jop5ns4r.cn | 右胸是什么器官wuhaiwuya.com | 母亲节送什么花hcv9jop0ns1r.cn |